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大黄和黄芪水提醇沉液注射治疗BXSB狼疮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开发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新药,我们应用大黄、黄芪溶液注射治疗BXSB狼疮样小鼠,以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水提醇沉法制取大黄黄芪溶液,15只BXSB雄性小鼠及6只雌鼠被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应用大黄黄芪溶液、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腹部皮下注射。考马斯亮蓝分光度法被用来检测小鼠尿蛋白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血清抗核抗体(ANA)滴度及肾内免疫复合物沉积。结果中药组及地塞米松组BXSB小鼠的......

    作者:赵国庆;徐世正;李素萍;张黎 刊期: 2001- 03

  • 噬菌体展示的小肽序列差异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目的从噬菌体随机多肽库中筛选出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特异结合,并能阻断其生物活性的小肽,为建立一种新型的抗TNF-α多肽药物奠定基础。方法用突变体TNF-α和天然型TNF-α分别作为靶蛋白,用噬菌体随机多肽库进行多次淘筛,经序列测定及体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实验选出候选多肽,进行抗TNF-α诱导的L929细胞毒作用。结果筛选到的二个序列不同但有一定相关性的候选小肽,其中由天然型T......

    作者:刘新平;张晓光;韩炯;李福洋;王吉村;药立波 刊期: 2001- 03

  • 谷胱甘肽转移酶μ基因缺失和氧化损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μ(GSTμ)基因缺失及血中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分析其与SL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87例SLE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组的GSTμ基因,用化学分析法测上述5项指标。结果SLE患者GSTμ基因缺失率达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

    作者:姜红;王淑兰;罗钢;吕秀强;李革新;孙贵范 刊期: 2001- 03

  • 类风湿关节炎共同表位QK/RRAA对蛋白激酶A通路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共同表位QK/RRAA及其变异对细胞内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测定HLA-DRβ10404及其变异体转基因细胞内PKA、cAMP及腺苷环化酶(AC)的浓度及活性。结果HLA-DRβ10404转基因细胞的PKA活力、cAMP水平及AC活力明显低于HLA-DRβ10403转基因细胞株(P<0.01)。HLA-DRβ10404序列第70~74位氨基酸Q......

    作者:栗占国;肖利群;贾汝琳;韩蕾 刊期: 2001- 03

  • 霉酚酸酯对Ⅳ型狼疮肾炎治疗的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对Ⅳ型狼疮肾炎(LN)的疗效。并对国内外MMF治疗LN的现况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10例Ⅳ型LN患者给MMF1~2g/d加中小剂量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时间长者1年,短者6个月,并在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后尿蛋白逐渐减少,狼疮活动指数逐渐下降。治疗前后ANA阳性率分别为80%和30%,抗dsDN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和10%。低补体血症......

    作者:赵学智;张黎明;梅长林 刊期: 2001- 03

  • 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抗体对内皮细胞增生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抗体对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用3H-TaR掺入检测技术分别检测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VEGF)及其抗体和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小鼠关节组织提取液对HUVEC增生影响。结果抗VEGF中和抗体能抑制在mVEGF刺激下引起的HUVEC增生及在CIA小鼠关节组织提取液作用下引起的HUVEC增生,抑制率分别为7......

    作者:鲁静;赵丽娟 刊期: 2001- 03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SLE患者血浆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同时测定TXB2,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血浆DH-TXB2、TXB2均显著增高(P<0.01及P<0.05),且DH-TXB2增高程度明显高于TXB2,与对照组无重叠,肾受累者显著高于无肾脏受累者(P<0.05),经治疗......

    作者:卢国元;李声宏;朱玉芳;谢燕;张志群;沈蕾;王兆钺 刊期: 2001- 03

  • 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与狼疮肾炎关系初探

    目的了解狼疮肾炎(LN)病人白细胞介素-17(IL-17)在血浆、尿液及肾组织中表达水平与LN发病相关性。方法建立正常对照、活动期和非活动期LN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浆和尿液IL-17水平;制备正常对照、WHOⅣ型和非Ⅳ型肾组织标本,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光镜观察IL-17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血浆IL-17均测不出(<5pg/ml);尿液IL-17水平,活动期LN病人(......

    作者:董光富;叶任高;陈雄辉;李幼姬;杨念生;阳晓;王俭勤;刘冠贤;许韩师 刊期: 2001- 03

  • 狼疮肾炎患者循环单核细胞表达Fas和血浆可溶性Fas Ligand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病人单核细胞凋亡加速的机制。方法对17例LN病人进行观察,以15名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Fas和FasLigand(FasL)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可溶性FasLigand(sFasL)的水平;单核细胞与重组人FasL共孵育,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单核细胞体外存活率。结果LN病人单核......

    作者:蒋建平;易朝辉;刘郑荣;胡丽萍;侯凡凡 刊期: 2001- 03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整合素VLA-4和选择素L表达的研究

    细胞黏附分子是一类能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结合的糖蛋白分子。现已发现多种风湿性疾病和黏附分子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和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近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已知多种可溶性的黏附分子在SLE患者血清中升高并可反映病情的活动[1-5],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则研究较少。整合素VLA-4(CD49d/CD29)和......

    作者:凌燕;孙凌云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