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第4期文章
  • 骶髂关节穿刺的断层解剖研究

    目的探讨经臀骶髂关节(sacroiliacjoint,SIJ)穿刺的佳途径和穿刺的安全性。方法防腐盆部标本SIJCT扫描,于低温冷冻下参照CT扫描基线行水平断层或冠状断层。观察SIJ在不同层面的表现,并与CT图像对照分析。结果断层标本显示SIJ包括滑膜部和韧带部,CT显示的骶髂骨间隙不全是滑膜部。SIJ下1/3,则全为滑膜部所占据,且其后面无骨质覆盖,但其下半部为SIJ边缘且骨盆壁较薄。从臀部至S......

    作者:陈肃标;曾庆馀;姜苏明;涂良携;刘源 刊期: 2001- 04

  • 锌离子与雷公藤多甙诱导的细胞生物周期变化

    目的探讨锌离子对雷公藤多甙诱导人前骨髓白血病细胞(HL-60)生物周期变化的影响。方法①测定HL-60的细胞表型、细胞膜Fas蛋白的表达;②将HL-60与雷公藤多甙共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生物周期变化和DNA电泳分析以及锌离子对细胞生物周期变化的影响。结果①HL-60细胞表型为CD4+CD8-CD19-IFN-γ+IL-8-,细胞膜Fas蛋白表达较弱;②与雷公藤多甙共培养后,HL-60发生了与细胞凋......

    作者:王振刚;王芳;刘爱华 刊期: 2001-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淋巴细胞类型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类型与疾病活动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无尿蛋白组21例,有尿蛋白组27例和健康志愿者15名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的胞内细胞因子(INF-γ、IL-4)和表面抗原(CD4)进行分析。结果SLE患者组和无尿蛋白组与健康志愿者Th1/Th2细胞比值无明显区别(P>0.05),但SLE尿蛋白组患者Th1/Th2细胞比值显著高于SLE无尿蛋白组......

    作者:叶志中;庄俊汉;蔡文虹;洪小平;李富荣;王新根 刊期: 2001- 04

  • HLA-DR4等位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对类风湿关节炎(RA)联合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的疗效与易感HLA-DR4基因携带的关系。方法测定RA患者HLA-DR4携带频率,并作病程、关节功能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比较分析后,分别于阳性者及阴性者联用甲氨蝶呤(MTX)、柳氮磺吡啶(SASP)及氯喹(CQ)等DMARDs,并观察疗效。结果HLA-DR4携带使患者ESR、CRP及......

    作者:吴轰;高洁生;李芬;黎明 刊期: 2001- 04

  •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三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SD)的认识。方法收集和分析3例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在外伤后起病,均有错位疼痛、灼痛、弥漫性触痛、局部水肿、多汗、感觉过敏、皮肤颜色改变、斑片状骨质疏松和病变部位骨扫描异常浓集等表现。2例有肩手综合征,1例有皮肤增厚。本病对理疗、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和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效。结论RSD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一旦......

    作者:李胜光;张江林;黄烽 刊期: 2001- 04

  • 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快速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的探讨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mD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表达以及这种特异抗体与抗dsDNA抗体的不同。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培养的HL60细胞的特异性细胞膜的荧光图形。结果抗细胞膜DNA自身抗体在SLE患者90例中有81例阳性(阳性率90%),而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35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31例和健康献血员42名中均为阴性,在干燥综合征(SS)患者20例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

    作者:陈适;贾汝林;韩蕾;穆荣;贾园;马本良;栗占国 刊期: 2001- 04

  • 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治疗狼疮中枢受累

    目的探讨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24例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CNS、SLE患者予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各10~20mg,对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进行观察,并对鞘内注射治疗前后CNS、SLE住院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22例CNS、SLE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有效率91.7%;鞘内注射前脑脊液压力、蛋白及白细胞分别为(2......

    作者:董怡;田新平;唐福林;赵岩;张奉春;张亘;曾小峰;张乃峥 刊期: 2001- 04

  • 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中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死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过程中所必须的。许多研究证明,在机体正常组织更新和肿瘤消退过程中,机体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清除不需要的细胞[1]。免疫细胞的凋亡在免疫系统平衡的维持中十分重要,成为免疫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因素可诱导免疫细胞凋亡。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甲基强的松龙(MP)和环磷酰胺(CTX)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

    作者:王晓非;蒋莉;张晓莉;赵丽娟 刊期: 2001- 04

  • 霉酚酸酯对狼疮肾炎患者肾内炎症细胞浸润与细胞增生的影响

    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在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尤其是那些经环磷酰胺(CTX)等冲击治疗无效的难治性L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令人鼓舞[1,2]。近有病理学研究发现MMF对活动性LN肾内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增生等急性指数改善明显[3],但具体机制尚缺乏足够研究。动物模型[4]中发现LN时肾内单核细胞化学趋化蛋白-1(monocyt......

    作者:杨海春;匡鼎伟;陆福明;马骥;顾勇;林善锬 刊期: 2001-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细胞黏附分子-1L-选择素和P-选择素表达的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于机体免疫调节系统紊乱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活化的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多种抗体。其中黏附分子则参与了T、B细胞活化以及T、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黏附分子是一类能介导免疫及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糖蛋白分子,它们主要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各种白细胞表面。在炎症细胞的渗出、定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来黏附......

    作者:李富荣;戴勇;王新根;叶志中 刊期: 2001- 0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