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反义VEGF腺病毒的制备及其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VEGF分泌的影响
目的制备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腺病毒表达载体,为反义VEGF转基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制备高滴度的反义VEGF腺病毒,并将其感染培养的RA滑膜细胞,观察期对RA滑膜细胞分泌VEGF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了反义VEGF腺病毒,并观察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反义VEGF腺病毒可以有效抑制RA滑膜细胞分泌VEGF,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结论制备的反义VEGF......
作者:王建华;吴岳嵩;黄盛东;刘延龄;董书强;李白翎;顾君彦 刊期: 2003- 02
-
重组人Ⅱ型胶原250-270多肽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活化作用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胶原250270多肽(recombinanthumancollagentypeⅡpeptide250270,rhCⅡ250270)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作用,为口服耐受治疗RA提供研究材料和实验依据.方法不同浓度(0.1、1.0、10、100、1000μg/ml)的6聚rhCⅡ250270体外刺激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等浓度的融合表达的......
作者:李学义;朱平;樊春梅;王彦宏;刘玲;史战国 刊期: 2003- 0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 CD8+和CD22+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T细胞(CD4+、CD8+)和B细胞(CD22+)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方法应用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和CD22细胞亚群CD69分子;在植物凝集素(PHA)刺激后20h淋巴细胞亚群CD69分子的表达.结果①SLE患者PBMC的CD69分子活动期高于静止期(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的表达,SLE静止期患者......
作者:马晶波;李锋;冯树芳 刊期: 2003- 02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血小板减少症近远期疗效观察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血小板减少症的近远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2001年确诊为SLE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50×109/L)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近远期疗效及与疾病活动性、骨髓增生程度、血小板抗体(PAIg)及抗心磷脂抗体(ACLA)水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中、大剂量组(泼尼松0.5~1mg*kg-......
作者:臧银善;鲍春德;张巍;顾越英;陈顺乐 刊期: 2003- 02
-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间质血管改建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中心肌间质血管改建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用HE染色检测心肌内小动脉内外径比值,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心肌中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并将其与心肌内小动脉内外径比值对比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中间质纤维明显增生,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内小动脉内外径比值正常组为0.68±0.15,病变组为0.40±......
作者:张近宝;王一苇;刘维永;任崇雷 刊期: 2003- 02
-
探讨狼疮带试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明确狼疮带试验(LB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作用及LBT与狼疮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例LBT活检结果.结果LBT在SLE患者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和82%.LBT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和50%.LBT与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对SLE诊断的敏感性相近(P>0.05).SLE伴肾损害组LBT阳性率为86%,显著高于SLE不伴肾损害组(37%......
作者:郭群英;叶任高;傅君舟 刊期: 2003- 02
-
Mi-2抗原的制备抗Mi-2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制备Mi-2抗原,测定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中的抗Mi-2抗体,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制备兔胸腺丙酮粉,提取粗Mi-2抗原,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抗原.应用免疫双扩散法检测315份CTD和40份正常对照血清中的抗Mi-2抗体.分析抗Mi-2抗体在CTD中的分布,并比较皮肌炎(DM)患者中抗Mi-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自制的Mi-2抗原与标准Mi-2抗血清免疫双扩散出现......
作者:张国清;唐福林;吴庆军;甘晓丹;邓学新;史艳萍 刊期: 2003- 02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急腹症20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急腹症(AA)临床多样性的认识,总结治疗此类病例的经验.方法对20例SLE伴发AA的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复习35年相关文献.结果AA多数是SLE病情活动的表现(70%),也可能由独立于SLE的其他疾病引起(30%),病变广泛多变,容易误诊,早期确定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结论SLE伴发AA预示病情危重,应尽早明确AA的原因,恰当选择治疗措施.......
作者:谢其冰;杨南萍;罗泽玲 刊期: 2003- 02
-
深部红斑狼疮30例临床分析
红斑狼疮(lupuserythematosu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病谱性结缔组织病,其病谱一端为盘状红斑狼疮(DLE),另一端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其中间有深部红斑狼疮(LEP)(又称狼疮性脂膜炎)等,其中深部红斑狼疮临床少见.为了探讨其发病原因和诊断方法,现将我院自197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诊......
作者:高影;单立贞 刊期: 2003- 02
-
吲哚美辛使用情况调查及严重副作用分析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又称消炎痛,化学名为1-对氯苯甲酰-5-甲氧-2-甲基吲哚醋酸,是一种非水杨酸类的非甾类抗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自1964年问世以来,吲哚美辛几经波折,因其副作用而倍受指责.但其良好的止痛和解热效果终为吲哚美辛赢得比较客观的评价,至今仍常用于风湿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1],也可用......
作者:寿涛;李芹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CC趋化因子配体2水平与其启动子区-2518A/G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 2 2016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多ADP-核糖聚合酶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4 伴发葡萄膜炎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临床特征分析
-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淋巴细胞类型与疾病活动指数的相关性
- 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7 n-3脂肪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辅助治疗作用
- 8 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软骨-重度联合免疫缺陷鼠模型的研制
- 9 红斑狼疮患者皮损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表达
- 10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基因谱系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 11 重视风湿性疾病诊疗中的中医药应用研究
- 12 利妥昔单抗抑制Th17细胞的反应性
- 13 CXC趋化因子受体3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模型发病中的作用
- 14 内质网氨基肽酶1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研究进展
- 15 类风湿关节炎伴肩峰下滑囊大量游离小体形成一例
- 16 小剂量白细胞介素-18联合白细胞介素-10在早期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
- 17 经皮穿刺肾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狭窄致肾血管性高血压52例次分析
- 18 血清丙种球蛋白Fc段唾液酸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19 山东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与HLA-DRB1基因共同表位的关联性研究
- 20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