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RA患者PBMC内MAPK途径的活化及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的活化状况,及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商品名:云克)对其的影响.方法RA患者及正常对照各20例,Westernblot检测PBMC中磷酸化MAPK(p-MAPK)的表达;不同剂量99Tc-MDP干预PBMC,Western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p-MAPK表达的变化.另行反转录聚合酶......

    作者:扶琼;石咏中;罗卉;游运辉;左晓霞 刊期: 2006- 03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液中嗜中性核粒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表达水平及意义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液(SF)及外周血(PB)中嗜中性核粒细胞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梯度密度离心法从RA患者SF及PB和健康对照者PB中分离嗜中性核粒细胞、单个核细胞,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RA患者SF及PB上清中MIP-1α水平,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MIP-1α在RA患者S......

    作者:鲁静;段宏梅;沈晖;肖卫国;赵丽娟 刊期: 2006- 03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与白塞病(BD)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方法调查上海地区汉族95例白塞病患者和87名正常对照KIR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白塞病例组中KIR3DL1基因的频率(0.728)比对照组(1.00)显著降低(RR=0.067,P=0.009);而其他各KIR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R单倍......

    作者:许玲娣;陆瑜;张磊;杨珏琴;姚芳娟;范丽安 刊期: 2006- 03

  • PBX1基因3'末端基因多态性rs3185695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前B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录因子(PBX1)3'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PBX1基因3'端下游区域通过测序发现SNPrs3185695,再对发现的该SNP进行等位基因分型,以Haploview软件和延伸型传递不平衡试验(ETDT)分析SNP与中国人SLE发病的相关性.结果靠近PBX13'末端通过测序发现的SNPrs3185695进行家系传递不......

    作者:黄新芳;沈南;梁栋;毛寒倩;钱捷;陈顺乐;鲍春德;顾越英;王元 刊期: 2006- 03

  • 肥大细胞与狼疮肾炎肾间质纤维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肾间质中肥大细胞(MCs)与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Ⅲ、Ⅳ、Ⅴ型LN患者各10例作为研究对象,微小病变病(MCD)患者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观察肾组织中类胰蛋白酶(Try)染色阳性MCs、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型胶原(ColⅠ)表达的变化.结果3个LN组肾间质MCs数量、......

    作者:谭昭;田雪飞;谌贻璞;董鸿瑞 刊期: 2006- 03

  • 三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狼疮疾病活动和狼疮肾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对狼疮活动和狼疮肾炎(LN)的价值.方法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LN和非LN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1q抗体和AnuA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三抗体单个和联合对疾病活动和LN的价值.结果抗C1q抗体、AnuA和抗dsDNA抗体阳性对疾病活动的敏感性分别为71.4%、75.0......

    作者:汪国生;单曙光;杨国俊;张宏;李向培;钱龙;厉小梅 刊期: 2006- 03

  • 中老年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00例48~68岁经健康体检无心血管疾病或痛风者(其中50名血尿酸正常对照者,50例高尿酸血症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显像法检测其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两组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分别为(3.8±0.6)mm和(3.8±0.7)mm]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分别为(19±5)%和(1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

    作者:毛玉山;周丽诺;李福军;叶红英;杜娟;施淑钧;陈长喜;申定国;黄童;洪中立 刊期: 2006- 03

  • 间充质干细胞在炎性关节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130年前,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m首次提出骨髓中存在间充质细胞.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由Friedenstein等将其分离,证实这是一种贴壁生长的纺锤形的成纤维样集落形成单位,1991年被Caplan正式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MSCs是中胚层起源的原始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多种结缔组织成分,包括骨、软骨......

    作者:谢传美;袁国华 刊期: 2006- 03

  • 狼疮肾炎和免疫炎症反应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免疫炎症反应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特征[1].由于SLE免疫反应主要靶目标是机体自身的细胞核内容物,因而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其中狼疮肾炎(LN)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但肾脏受累的程度与疾病发展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深入了解LN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寻找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新近的研究对LN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补充.......

    作者:王文健;刘双信;史伟 刊期: 2006- 03

  • 成人大骨节病一例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发病报道较少,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47岁.主因双踝关节痛半年,于2005年9月7日入院.半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右踝关节痛,无肿胀,休息及活动均不能使疼痛减轻,无发热及雷诺现象.在当地医院诊断不详,予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1周后,关节疼痛无明显缓解.......

    作者:满斯亮;黄彦弘;伍沪生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