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SmD1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抗SmD1抗体及其他特异性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了44例SLE及136例非SLE(包括干燥综合征、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利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SSA60000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斑点法检测抗Sm抗体.结果抗SmD1抗......
作者:张永锋;郑毅 刊期: 2007- 07
-
Lck在狼疮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观察狼疮肾炎病理过程中淋巴细胞特异性蛋白酪氨酸激酶(Lc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2(IL-2)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6周龄BXSB狼疮小鼠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给予IL-2刺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LckmRNA和蛋白的表达,观察IL-2对Lck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ck蛋白在狼疮肾炎小鼠和人类......
作者:邓英辉;李清刚;任崇余;徐秀红 刊期: 2007- 07
-
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目的评价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MCV)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136例RA患者,8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以及19名正常对照血清中抗MCV抗体的分布,比较抗MCV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的相关性,并分析上述抗体在RA诊断中的意义.结果136例RA患者抗MCV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6%和80.8%,与非RA对照组比......
作者:张宏;李向培;汪国生;钱龙;王玮;陈磊 刊期: 2007- 07
-
明胶酶在弥漫增殖型狼疮肾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明确明胶酶在弥漫增殖型狼疮肾炎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经过肾活检确诊的弥漫增殖型狼疮肾炎17例,分别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MMP-9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MMP-2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MT1-MMP)、MMP-9与CD68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平均治疗2.5年后行重复肾活检.观察其表达变化与疾病活动度、临床指标以及转归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可有MMP-2的表达,但是少有MM......
作者:蔡广研;师锁柱;陈香美;陈仆;刘书馨;吴杰 刊期: 2007- 07
-
痛风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痛风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关系.方法观察106例痛风患者,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U),将其分为MAU组和正常MAU组(NMAU),测定空腹、餐后2h血糖、胰岛素及空腹血脂、血尿酸(UA),并检测高、低亲和力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目(R1、R2)和高、低亲和力常数(K1、K2),分析痛风伴MAU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红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关系.结果MAU组空腹胰岛素(......
作者:于健;林枫;苏珂;龙艳;周素娴;周燕;胡永玲;彭鹰 刊期: 2007- 07
-
风湿性疾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九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风湿性疾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住院确诊的9例风湿性疾病合并MDS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例MDS患者中有4例诊断MDS前已有风湿病史,9例确诊MDS时均有活动期风湿病表现,伴有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不同程度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主要为IgG和IgM)及多种不同的自身抗体阳性,其中2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和RA+抗磷脂综合征(APS),4例系......
作者:张胜桃;何培根;刘文励 刊期: 2007- 07
-
复发性风湿症63例临床分析及1.5~3年随访结果
目的提高对复发性风湿症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的认识.方法分析63例复发性风湿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他们对治疗的反应并对其进行1.5~3年的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0±11)岁,平均病程(8±7)年.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急性关节炎和(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全身大多数关节可累及,46%有发作诱因,67%发作频率逐年增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对本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5%患者的症状......
作者:梁东风;黄烽;张江林 刊期: 2007- 07
-
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25例SLE患者血清Blys水平,并与狼疮活动程度和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5例SLE患者血清平均Blys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72±0.18)ng/mlvs(0.34±0.10)ng/ml,P=0.0031];SLE患者血清平均Blys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
作者:徐亮;李志;张军;陆进明 刊期: 2007- 07
-
采用重组侧链二氧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检测M2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用重组表达的侧链二氧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单位(BCOADC-E2)检测M2抗体,以早期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方法重组表达BCOADC-E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IBT)来检测PBC患者的M2抗体,并以健康体检者、自身免疫病患者、其他非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结果6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抗BCOADC-E2抗体阳性33例,阴性者为27例,阳性率为5......
作者:陈燕;姚定康;周晔;朱烨;蒋廷旺;邓安梅;仲人前 刊期: 2007- 07
-
PADI4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自身免疫病,以慢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多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早期RA关节有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RA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缩,极易致残.除此之外,RA在临床上还表现出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
作者:常建芳;常晓天;上官玉梦;韩金祥;朱有名;张云忠;赵燕;吴坚美;王志宇;朱波 刊期: 2007- 07
动态资讯
- 1 FcRL3基因与安徽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 2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征订启事
- 3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去乙酰化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 4 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多态性对风湿病药物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 5 鞘内联合注射甲氨蝶呤加地塞米松治疗狼疮中枢受累
- 6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筛选神经精神狼疮的生物标志物
- 7 尿激酶溶栓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二例
- 8 合并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随访研究
- 9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和血清学性别差异分析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 10 趋化因子CXCL1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浆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 12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 13 锌离子与雷公藤多甙诱导的细胞生物周期变化
- 14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风湿病的新挑战
- 15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基因突变与狼疮肾炎蛋白尿的关系探讨
- 16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的患病率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 17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几种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影响
- 18 纤维肌痛综合征52例临床分析
- 19 2010/2011纤维肌痛诊断标准2016修订版
- 20 重视狼疮肾炎的早期干预和综合强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