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艾拉莫德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艾拉莫德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108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艾拉莫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及甲泼尼龙组(每组18只).对照组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0.2ml,其余5组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mg/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24h后分别对对照组、模型组每日用0.2ml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药物组每日分别用不同剂量......
作者:赵丽珂;周荣伟;穆冰瑶;黄慈波 刊期: 2017- 06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记忆B细胞池分布特征及治疗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索B细胞亚群在RA患者外周血的分布特征、与RA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治疗对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B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1例RA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细胞表面标记CD19、CD27、免疫球蛋白(Ig)D,观察转换后记忆B细胞(CD19+CD27+IgD-)、转换前记忆B细胞(CD19+CD27+IgD+)、幼稚B细胞(CD19+CD27-IgD+)、双阴B细......
作者:朱丽;俱博苗;吕晓红;殷子婧;蒲丹;张竞;樊萍;武淑芳;何岚 刊期: 2017- 06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双链DNA抗体四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抗dsDNA抗体4种检测方法,即BioPlex磁珠包被多重免疫法,放射免疫分析法(Farr),ELISA法(MBDEHSA,EURO-ELISA),HOB-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在SLE患者的检测效能,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和各类方法学适截断值的判定.方法选取SLE患者119例,疾病对照组100例,健康对照组200名进行抗dsDNA抗体检测,同时引入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F),分析......
作者:赵江峰;王楷文;王晓栋;李挺;郭丽;顾立扬;陈志威;叶霜 刊期: 2017- 06
-
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中的评价
目的评价抗氨基甲酰化蛋白(CarP)抗体在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关节疼痛的24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依据终确诊结果分为RA组(病例组)126例和非RA组(对照组)121例,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抗CarP抗体浓度,并同期检测RF及抗CCP抗体;应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
作者:竺红;罗云霞;杨亚珊 刊期: 2017- 06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pSS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8例符合2002年美国-欧洲分类诊断标准的pSS患者,根据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格检查,结合肌电图、神经肌肉组织活检等确诊神经系统受累类型,比较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组和未合并神经系统受累组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pSS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总体发生率为20.3......
作者:刘佩玲;高照猛;赵金霞;刘湘源 刊期: 2017- 06
-
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多关节滑膜炎和骨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可导致严重的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减轻炎症反应是RA治疗的基本策略,经典药物主要包括NSAIDs、DMARDs、糖皮质激素和植物类药.近十几年,靶向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拮抗剂的出现改变了RA治疗的格局,大大提高了疾病的缓解率.但并非所有RA患者都对上述治疗充分应答,获得完全缓解的概率远低于预期.一旦中止治疗,50%~80%......
作者:张蓓蓓;蔡辉 刊期: 2017- 06
-
类风湿关节炎中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RA是一种以对称性侵蚀性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共同作用引起免疫功能异常的结果[1].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近年的研究发现NK细胞除自然杀伤效应外,还具有强大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不仅调节固有免疫应答,而且参与调节获得性免疫应答,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诸多研究证......
作者:秦凯丽;陈凯林;赵向聪;王彩虹;李小峰 刊期: 2017- 06
-
骨关节炎治疗药物新进展
OA是一种临床常见关节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关节疼痛和行动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患病率及发病率逐年增高.症状性膝OA在中国的患病率为8.1%,并且存在女性多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1].同时OA也是导致关节置换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康;徐建华;郑双;丁长海 刊期: 2017- 06
-
皮肌炎合并动脉及静脉血栓一例
患者男,48岁,主因“间断发热、皮疹、发现肌酶升高6年,肌无力8个月”于2016年3月2日入院.2010年7月始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予退热对症及抗生素治疗体温可降至正常.2010年10月出现腹部及腰背部斑片状皮疹,查CK468U/L,ANA1∶80,胸部CT示肺间质病变,肌电图示双胫前肌、双股四头肌肌源性损害,予激素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失.后未规律口服激素,仍间断发热.2015年6月出现下肢......
作者:李笑艳;章璐;王丽英;王国春 刊期: 2017- 06
-
肺间质纤维化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35表达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小鼠血清IL-35表达特点.方法将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对照组(生理盐水假性造模小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组(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激素治疗组(甲泼尼龙治疗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分别于实验第7、14、28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小鼠,留取血清检测IL-35浓度.比较正常小鼠、模型组小鼠和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博来霉素诱导肺间质纤维......
作者:陈颖娟;穆冰瑶;周荣伟;黄慈波;曾小峰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蛋白H3赖氨酸4三甲基化水平的研究
- 2 悬壶济世凭风湿 德高望重贯中西——怀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风湿免疫学科创始人张凤山教授
- 3 血浆置换治疗免疫病进展
- 4 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 5 JAK/STAT信号通路在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发病过程中的表达
- 6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变化及与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
- 7 从循证医学角度谈吗替麦考酚酯抗风湿作用的定位
- 8 以关节痛为主要表现的肢端肥大症一例
- 9 抗延胡索酸水合酶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建立及其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价值
- 10 2004年设立《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优秀论文奖的通知
- 11 以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改进对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探讨
- 12 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CD4+Foxp3+T细胞水平的影响
- 13 霉酚酸酯对狼疮肾炎患者肾内炎症细胞浸润与细胞增生的影响
- 14 Sweet综合征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 15 不同表位60 000 SSA抗原免疫小鼠的反应
- 16 干燥综合征伴Erdheim-Chester病一例
- 17 对痛风的一些认识
- 18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CD8+T细胞及FoxP3+CD4+T细胞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分析
- 19 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患者孕期病情的变化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