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IgG 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分析3种亚型抗体在早期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病程<2年的RA患者87例,其他风湿病患者61例,健康对照49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gG、IgA和IgM亚型抗CCP抗体水平,并分析各抗体亚型与RA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
作者: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栗占国 刊期: 2013-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十年住院病例分析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现状.方法对仁济医院风湿病科2001-2010年间住院患者进行分析随访.根据首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分为A组[≤70mmHg(1mmHg=0.133kPa)]和B组(>70mmHg).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狼疮活动性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以x2检验及Wilcoxon检验不同组别的生存曲线差异.结果共有155例患者1......
作者:张巍;张春燕;鲍春德 刊期: 2013- 01
-
钙网织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表达上调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分析钙网织蛋白(CRT)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CRT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活动期RA、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HC)血清及RA和骨关节炎滑液中CRT的含量,蛋白印迹法分析血清中CRT的存在形式,病理学方法检测CRT在RA和骨关节炎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王毅超;魏蔚;万春友;倪敏;张娜;刘弘毅;郑芳 刊期: 2013- 01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诱骗受体3(DcR3)的水平,分析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RA患者血清180例,健康对照者100名,骨关节炎患者2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0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DcR3水平,并分析血清DcR3水平与RA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
作者:贾汝琳;赵静;孙晓麟;孙凌云;粟占国;李霞 刊期: 2013- 01
-
脂联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疾病存在显著联系,而近年来有学者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及尿液脂联素水平有所增高,但其是否参与SLE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郭露露;谈文峰;张缪佳 刊期: 2013- 01
-
白细胞介素-17在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形成中的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韧带、肌腱附着点炎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性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约42%的患者还伴有一处或多处眼、消化道、皮肤、心血管、肾脏及肺脏并发症[1].该病病因未明,目前已证实其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基因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
作者:杨钦;徐卫东 刊期: 2013- 01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效果及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非均质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诱导分化为中胚层、内胚层及外胚层来源的各类细胞.研究表明MSCs还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能力,对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和自然杀伤细胞(NK)等,无论同体还是异体来源,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因其取材广泛方便、体外扩增操作简单迅速及可塑性强,使得MSCs在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
作者:谷乐辉;李富荣;齐晖 刊期: 2013- 01
-
唑来膦酸钠治疗SAPHO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64岁,主因间断出现皮肤脓疱、腰痛3年于2008年4月入院.2007年7月左手掌出现直径2mm水疱,其中心可见白点,破溃后有黄白色脓液流出,伴左侧第1掌指关节肿痛.此后间断出现右手掌4cm×4cm皮肤脱屑,服中药及外用药物治疗后好转.2007年10月于卸放重物时间断出现突发腰痛,无活动受限,行腰椎X线片及CT未见明显异常,平卧休息及服药物治疗约1周好转.2008年1月患者再发腰痛,脊柱活动......
作者:王昱;郝燕捷;李光韬;周炜;张卓莉 刊期: 2013-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高钙血症并异位钙化一例
患者女,39岁.因雷诺现象12余年,腹痛、发热1周,意识障碍4d入院.患者于1999年冬遇冷后出现双手雷诺现象伴双膝关节痛,查抗核抗体阳性斑点型1∶1280,抗核糖抗体(抗RNP抗体)阳性1∶16,抗SSA抗体阳性1∶64,诊为未分化型结缔组织病,予泼尼松、环磷酰胺治疗1年余停药,未长期补钙.2006年患者出现面部蝶形红斑伴脱发、光过敏.......
作者:宋琳;赵丽丹;李梦涛;张烜;张奉春 刊期: 2013- 01
-
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7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嘌呤受体P2X配体门控性离子通道7(P2X7R)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与部分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9例初发SLE患者及28名健康对照,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上P2X7R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2X7R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
作者:王美云;陶金辉;李向培;厉小梅;俞宁;方璇;丁邦胜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霉酚酸酯与肺动脉高压
- 2 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风湿性疾病关系的探讨
- 4 川崎病并发胆囊炎和胰腺炎三例
- 5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1CXCL13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 6 DNA甲基化转移酶在MRL/lpr狼疮鼠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及功能分析
- 7 致耐受树突状细胞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靶向治疗和作用机制
- 8 补体异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 9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差异蛋白
- 10 高亲和力抗双链DNA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
- 11 微小RNA与肺间质病变
- 12 正确认识纤维肌痛综合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 13 干燥综合征治疗指南:生物制剂的使用疲劳及炎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治疗
-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的意义
- 15 三氧化二砷对BXSB狼疮鼠生存时间及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的影响
- 1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 17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 18 舌面带状疱疹致舌体缩小一例
- 19 白细胞介素-1β对人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RNA表达的作用
- 20 超声引导穿刺协助诊断痛风性跟腱炎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