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及就医行为的现况调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形式、临床特点以及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随机调查了300例SLE患者,了解其自发病以来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后的就诊情况,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300例SLE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13.②首发临床表现以关节痛/炎多,其次为皮疹、发热,分别占46.3%、34.0%、32.7%.与女性患者相比......

    作者:潘思思;苏茵;刘蕊;刘湘源;吴凤霞;袁国华;武丽君;栗占国 刊期: 2010- 01

  • 肿瘤坏死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在肺间质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结缔组织病相关的肺间质病变(CTD-IL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患者肺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总m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法检测TNF-αmRNA,TGF-βmRNA相对含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的TNF-α、TGF-β含量及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并分析......

    作者:张晓;林莉;张光峰 刊期: 2010- 01

  • IKB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表达及与干扰素-α产生的关系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IKB激酶(IKK-α)、干扰素(IFN)-αmRNA的表达,并检测血浆中IFN-α的水平,以探讨SLE患者中IKK-α在IFN-α产生中的作用.方法SYBRgreendyeI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IKK-α和IFN-α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FN-α的水平.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IKK-αmR......

    作者:李治琴;胡大伟;杨程德;鲍春德;陈顺乐;申艳;陈晓微 刊期: 2010- 01

  •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2基因在外周血中的高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活动相关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2(STAT2)实时定量表达与SLE疾病特异性和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4例SLE患者、27例非SLE患者与58名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运用SYBRgreendye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MR)法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的STAT2mRNA表达水平的差......

    作者:汤建平;叶霜;沈南;顾越英 刊期: 2010- 01

  • 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瘦素(LEP)和可溶性瘦素受体(sLEP-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RA患者的骨质疏松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64例RA患者和6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LEP和sLEP-R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骨密度,分析RA患者中LEP和sLEP-R水平的变化与RA患者骨密度、骨质疏松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和健康对照组相比,RA组外周血LE......

    作者:臧谋圣;王玉;徐胜前;荆春艳 刊期: 2010- 01

  • 内皮素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清内皮素(ET)水平以及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前后血清中ET的变化,并与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ET与PBC疾病进展的关系.通过ET作用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引起其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变化,探讨ET在PBC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PBC患者外周血清E......

    作者:王立;崔洁;钟尉端;张奉春 刊期: 2010- 01

  •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脂代谢紊乱与重要脏器损害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与脏器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71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临床资料,分析血脂变化.结果活动期SLE患者平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100(apoB)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apoA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作者:郭惠芳;彭晨星;张明峰;邵福灵;高丽霞;张清;刘凤珍 刊期: 2010- 01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剂量递减联合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治疗外周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第一阶段,即开始后的头8周,将60例纳入研究的AS患者按年龄、病程、病情、疾病活动性配对,然后随机纳入rhTNFR-Fc正常推荐剂量(25mg,每周2次×16次,皮下注射)作为对照组和rhTNFR-Fc剂量递减(25mg,每......

    作者:高洁生;康志平;彭文峰;陈进伟;李芬;田静;谢希 刊期: 2010- 01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研究新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肝脏特异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以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进行性破坏,伴门脉区淋巴细胞浸润,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以及患者血清中出现高滴度的抗线粒体抗体(AMA)为主要特征~([1]).虽然目前的研究已经阐明PBC患者体内AMA的产生,以及T、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和信号传导等重要机制~([2-4]),但是由于PBC发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加......

    作者:胡朝军;张奉春;李永哲 刊期: 2010- 0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保护蛋白TPP1及POT1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端粒保护蛋白TPP1及POT1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其与SEE肾损、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EE患者活动组28例、缓解组2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PBMCsTPP1、POT1mRNA表达水平,并且与SEE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PP1及POT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均......

    作者:青玉凤;周京国;邢艳;赵明才;杨其彬;袁国华;魏锦;廖涛;蒋红 刊期: 2010- 0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