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羟氯喹使用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羟氯喹使用的现状及特点.方法现场调查全国20家大型医院风湿科就诊的858例RA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病情活动度、羟氯喹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采用SPSS20.0软件根据不同数据特点进行Mann-WhitneyU检验、x2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结果①羟氯喹在我国RA患者中使用方案较规范,使用率为19.5%(167/858),64.7%(108/167)......
作者:张萨丽;王秀茹;李春;安媛;周云杉;刘婧;李小峰;王莉枝;王彩虹 刊期: 2013- 09
-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和血清白蛋白在早期诊断不完全川崎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发热原因不明患儿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血清白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血NT-proBNP、白蛋白水平在早期诊断I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测定246例川崎病患儿(川崎病组)、61例IKD患儿(IKD组)及301例入院时发热原因不明患儿(发热组)人院当天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观察血白蛋白等水平.川崎病、I......
作者:狄亚珍;吴菱;李蕴言;马田瑞;王天波;林亚红;戴霞华 刊期: 2013- 09
-
性激素替代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HRT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文献进行研究,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共有11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HRT与安慰剂相比能够降低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标准均数差(SMD)为-0.22(-0.40,-0.04),P=0.016;升高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加权均数差(......
作者:杨帆;彭静;赵艳宁;元绍苓;李洋 刊期: 2013- 09
-
超声评估附着点病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脊柱关节炎(SPA)是以中轴、外周关节以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以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为原型,还包括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PsA)、炎性肠病相关性关节炎等.附着点炎是指肌腱、韧带、关节囊插入骨部位的炎症,是SpA的特征性改变.SpA患者附着点部位的炎症渐发展为骨破坏及新骨形成,后者导致韧带及关节强直.研究附着点病变......
作者:周博;朱剑;黄烽 刊期: 2013- 09
-
组蛋白甲基化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与自身免疫病
组蛋白位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它分为:①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是核小体核心部分,DNA包裹在外面.②联结组蛋白(H1,H5).每2个核心组蛋白聚集形成一个大约有147bp的DNA分子包绕的1.7圈左手超螺旋翻转的八聚体.在细胞核中DNA浓缩且结构致密,调整DNA结构会形成转录机制,这一过程像个随着特殊刺激能够打开和关闭的抽屉.每个组蛋白亚型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
作者:郭靖;钱龙 刊期: 2013- 09
-
间充质干细胞在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前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存在于健康人体骨髓、脂肪、脐带、脐血、胎盘等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近年研究发现MSCs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力,同时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抗炎特性,这一特性给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就MSCs在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作者:黄志芳;黄烽 刊期: 2013- 09
-
代谢性炎症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常见的一种关节炎,是老年人关节致残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肥胖、遗传、外伤、关节承重等,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传统的观念认为,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非炎症因子参与;近年来研究发现,代谢性炎症及炎症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何凡;丁长海;徐建华 刊期: 2013- 09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肠壁囊样积气症一例
患者女,53岁,因雷诺现象17年,言语狂躁1周于2012年8月23日入院.36岁时有雷诺现象,心包炎,淋巴细胞减少,抗核抗体阳性,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使用泼尼松及环磷酰胺治疗,泼尼松15mg/d维持治疗,2个月前自行停药,大约1周前开始自言自语、强笑、躁狂、拒穿衣服,入院时检查为谵妄状态,拒绝回答问题,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1:2560,肌酸激酶1091U/L,抗核糖核......
作者:王占奎;姜萍;金子骏太;三森明夫 刊期: 2013- 09
-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二酯酶活性的变化及与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磷酸二酯酶(PDEs)活性的变化及与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关系,探讨PDEs在RA及RA-I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7例初治活动期RA患者分为RA-ILD组30例和单纯RA组37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BMCs中环磷酸腺苷(cAMP)PDEs的活性变化,并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肺损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
作者:宋宁;刘爱京;郭宪立;高雪峰;付春玲;关继涛;吴建玲;张瑞芳;彭晨星 刊期: 2013- 09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多发性骨髓瘤三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及潜在机制.方法报道3例AS合并MM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临床特点、潜在机制、诊治要点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在处于较长时间AS症状静止期后发生MM,表现为持续、剧烈的腰背痛或关节痛,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伴血液、肾脏、神经系统损害等,对非甾体抗炎药不敏感,预后差.结论长程AS患者病情处于较长时间静止期后症状再次反复,伴有病理性骨折、贫血、......
作者:霍月红;王迁;赵岩;孟力平;孙利平 刊期: 2013- 09
动态资讯
- 1 2004年风湿病学国际学术会议一览表
- 2 应规范银屑病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
- 3 柔肝中药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分泌的影响
- 4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可降低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能力
- 5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河北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 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颈椎失稳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7 [临床研究方法学(一)]如何寻找临床研究题目
- 8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参与修复骨关节炎退变软骨的研究进展
- 9 几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影像分析
-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诺卡菌感染引起腰大肌旁脓肿一例
- 11 多发性肌炎合并纵隔气肿一例
- 12 2016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转染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作用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与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 16 应质疑非甾体抗炎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进展的抑制作用
- 17 纤维肌痛综合征疼痛症状临床疗效观察
- 18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基因谱系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基因IFIT1的功能初探
- 2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易感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