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成人和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在临床及肾脏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影响HSP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56例HSP进行回顾性随访分析.患者发病年龄<16岁为儿童组,≥16岁者为成人组,比较两组HSP在临床、肾脏病理和预后方面的差异,分析各种参数对HSP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成人和儿童HSP的发生均以男性较多见.成人因服用药物和食物诱发HSP者明显多于儿童组.临床上成人HSP肾脏受累,血沉和血......
作者:王国春;吴东海 刊期: 2002- 05
-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为期1年的开放性试验来验证反应停是否对强直性脊柱炎(AS)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以及从基因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共有30例HLA-B27阳性的男性难治性AS患者纳入该临床研究,服用剂量为200mg/d.以7项临床指标(BASDAI指数,BASFI指数,全身痛和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以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四级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并用6个其他临床指标(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
作者:黄烽;古洁若;赵伟;朱剑;张江林;余德恩 刊期: 2002- 05
-
三氧化二砷对自发性狼疮BXSB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自发性狼疮BXSB小鼠免疫系统和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BXSB小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和治疗组(三氧化二砷0.4mg*kg-1*d-1),隔日腹腔注射共55d,观察血清IgG、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ANA)和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血清IgG和抗dsDNA抗体均比对照组低,P值分别为0.047和0.003.治疗组的ANA有2例阳性,而......
作者:朱小春;张文辉;高申孟;许菲菲;徐玉兰;吴建波;俞康 刊期: 2002- 05
-
异基因清髓性与非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鼠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用异基因清髓性干细胞移植(Allo-SCT)和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方法治疗狼疮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NST组22只BXSB鼠用fludarabine+环磷酰胺(CTX)作预处理.Allo-SCT组22只BXSB小鼠用马利兰+CTX作预处理,预处理后受者输入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供者(C57BL/6)的外周血干细胞,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预防移......
作者:李娟;尹培达;罗绍凯;熊文杰;郭长占 刊期: 2002- 05
-
外周血单核细胞CD69/CD3比值在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CD69表达,以探讨CD69/CD3比值在评估SLE疾病活动指数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54例SLE患者和18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上CD69表达进行分析,同时检测患者抗dsDNA抗体、C3和C4水平.结果SLE患者CD69/CD3的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当抗dsDNA抗体、C3和C4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缺乏相关关系时,......
作者:李富荣;叶志中;戴勇;齐晖;任莉莉;洪小平;王新根 刊期: 2002- 05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FAR19的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相关基因TFAR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SLE病情的关系.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方法检测TFAR19与SLE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发现活动期SLE患者血清中TFAR19的抗体值高于稳定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FAR19可能和SLE的发病和病情有关.......
作者:宋清华;狄春晖;钟英城;陈学荣;李世荫 刊期: 2002- 05
-
Th1/Th2失衡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利用三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从单细胞水平研究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h1/Th2平衡.方法全血培养后使用荧光标记的抗细胞表面抗原单抗标记表面抗原,抗细胞因子单抗进行细胞内染色,检测出CD4+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及CD4+IFN-γ-IL-4+细胞作为Th1及Th2细胞,从单细胞水平研究初发SLE患者Th1/Th2平衡.结果未用药治疗的SLE......
作者:王晓栋;黎莉;沈南;胡大伟;顾越英 刊期: 2002- 05
-
磁共振成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研究中的意义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RA患者的34个膝关节进行多种序列成像并分析其MRI表现.结果MRI可清晰显示RA膝关节的滑膜增生及血管翳形成、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受侵、关节囊积液、半月板及韧带异常、窝囊肿形成以及皮下结节等改变,并能通过血管翳的信号和强化程度判断疾病是否处于活动期.结论与X线相比,MRI对RA的骨质侵蚀破坏......
作者:柴维敏;陈克敏;顾越英;许建荣;丁小龙;李磊;姚秋英;王嵇;李增阳 刊期: 2002- 05
-
口服Ⅱ型胶原蛋白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耐受的研究
目的对口服可溶性Ⅱ型胶原蛋白(typeⅡcollagen,CⅡ)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免疫耐受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并与雷公藤多甙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建立大鼠AA模型,观察其口服CⅡ或雷公藤多甙后关节肿胀度及病理学变化;检测相关的免疫学指标,包括迟发型超敏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中抗CⅡ抗体和抗结核杆菌抗体水平.结果①口服CⅡ能缓解AA大鼠的四肢关......
作者:钱娴娟;赵文明;胡永秀;焦月;杜微;魏威 刊期: 2002- 05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粘附分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以骨骼肌为主要损害部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伴有皮肤损害者称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白细胞通过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浸润到肌肉是发病的关键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粘附分子的表达.......
作者:夏斌;李志刚;赵忠新;黄坚;黄流清;邵福源 刊期: 2002- 05
动态资讯
- 1 IL-1β诱导软骨细胞培养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水平及药物对其影响
- 2 抗心磷脂抗体与狼疮肾炎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 3 风湿免疫病相关冷球蛋白血症33例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 4 重视新型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
- 5 微小RNA在免疫系统和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 6 可溶性HLA-Ⅰ类分子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7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推荐意见
- 8 葡萄糖转运体9基因 rs3733591(C>T)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 9 狼疮肾炎肾间质浸润与肾损害进展及肾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调查分析
- 11 共刺激分子CD28 CD152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亚群上表达异常的研究
- 12 抗CB10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意义
- 13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
- 14 炎性肌病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 15 TH-17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改变及意义/miR-146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研究/硫酸羟氯喹治疗MRL/lpr狼疮鼠的疗效研究
- 16 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h1/Th2及其调控因子IL-10 IL-12基因研究
- 17 类风湿关节炎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一例
- 18 炎性肌病的临床评估工具介绍
- 19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与超声影像学缓解的比较研究
- 20 皮肌炎并横纹肌溶解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