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年第11期文章
  •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减量维持治疗脊柱关节炎患者关节病变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延长TNF-α抑制剂的使用间隔时间是否可以持续改善或维持SpA患者的炎症指标和骶髂关节、脊柱的影像学评分.方法收集154例SpA患者,95例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减量方案如下:依那西普每1、2、3、4周50mg皮下注射,英夫利西单抗第0、2、6周4mg/kg至每8、12、16周4mg/kg静脉滴注,阿达木单抗每2、3、4、8周40mg皮下注射.3~6个月评估患者的炎症指标、骶髂关节骨髓......

    作者:宋颖钰;崔阳;张晓;曾辉;曾泳瀚 刊期: 2017- 11

  • 患者总体评价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患者总体评价(PGA)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SpA)患者病情活动性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22例中轴型SpA患者,分别计算PGA、疾病活动性评分[BathAS病情活动指标(BASDAI)和基于C反应蛋白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价积分(ASDAScrp)]和骶髂关节磁共振扫描下骨髓水肿(SPARCC)积分,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组间PGA的水平,分析PGA与各疾病活动性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

    作者:王欣荣;徐胜前;肖会;蔡静;吴颖;龚勋;纵何香;徐建华 刊期: 2017- 11

  • 中国风湿科医生对肌肉骨骼超声的应用认知及需求的调查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中国风湿科医生对肌肉骨骼超声(MSUS)的应用、认知与需求,了解MSUS应用受限的原因,并比较2011年及2015年MSUS应用情况及医生认知度的变化.方法通过在2011年及2015年风湿病年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分为人口学信息、MSUS应用情况、对MSUS的认知及需求3部分.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耿研;张卓莉 刊期: 2017- 11

  • 颈动脉超声造影评价大动脉炎疾病活动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管壁超声造影的形态学变化,评价超声造影对于活动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使用高频超声技术分析40例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的形态学变化,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评分作为疾病活动性评估金标准,并同步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及急性期反应物.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x2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活动组患者相比,活动组颈动脉管壁增厚更明显[(2.2±0.6)......

    作者:马玲瑛;李超伦;孔秀芳;张晓洁;韩红;丁振奇;陈慧勇;黄备建;姜林娣 刊期: 2017- 11

  • 巨噬细胞1抗原与炎性病变

    整合素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多种免疫细胞的跨膜糖蛋白分子,作为一种细胞表面受体、细胞间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和信号传导.它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非共价结合的异二聚体.已发现18种α亚基和8种β亚基,理论上二者可以组合成100多种整合素,但目前仅发现24种.β2整合素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其表达增加或减少、功能活化或失活与炎症发生、发展、转归息息相关.其中巨噬细胞......

    作者:苟静;邢艳 刊期: 2017- 11

  • 长链非编码RNA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从1958年Circk提出中心法则,到后来反转录酶的发现,表明非编码序列的存在.这些可以产生稳定转录本的序列称之为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细胞中含量多的ncRNA是tRNA和rRNA,还有snRNA,snoRNA,piRNA,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1ncRNA)等.lncRNA是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

    作者:沈芹;沈维干;张育 刊期: 2017- 11

  • DNA甲基化在系统性硬化病中的研究进展

    SSc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进行性纤维化[1-2].根据皮肤纤维化受累程度分为2个亚型:弥漫性硬皮病(diffusecutaneousSSc,dSSc)和局限性硬皮病(limitedcutaneousSSc,lSSc).SSc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炎症和自身免疫、血管炎和细胞外基质的沉积相互促进,终导致SSc的发生发展.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参与SSc的发病和进展......

    作者:郭慕瑶;左晓霞;刘思佳 刊期: 2017- 11

  • 树突状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特殊的“哨兵”细胞,其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DC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来识别病原体,并迁移至淋巴器官的T细胞区,将抗原递呈给特异性T细胞.自身免疫病主要是由于自身耐受的平衡被破坏而引起,而DC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关系密切[1].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对自身抗原决定簇耐受能力减退或丧失,从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激活引起......

    作者:袁欣然;王丹丹;孙凌云 刊期: 2017- 11

  • T细胞糖代谢与类风湿关节炎

    不同的淋巴细胞分型在RA中的功能不同,现已明确辅助性淋巴细胞(HelperTcells,Th)-1、Th17等T细胞在RA中的发病机制.糖代谢主要包括有氧氧化、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其代谢过程不仅可以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和原料,而且其中间产物也参与信号通路的传导.肿瘤细胞利用Warburg效应满足其高能量代谢需求,T细胞被激活,几种糖酵解的关键酶快速转录表达,包括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葡萄糖磷酸异......

    作者:邹荣鑫;应颖;黄海燕;李晓可;陈勇 刊期: 2017- 11

  • 微小RNA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RA是以关节滑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软骨和骨结构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病[1].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的多关节肿胀、疼痛,终可造成关节结构破坏、功能障碍,甚至致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罹患RA可导致残疾和全身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平均减少患者3~18年的寿命[2].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是免疫系统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针对细胞因子的拮抗剂(如抗TNF-α、抗IL-6等生物制剂)......

    作者:黄美能;储丹凤;赵东宝;高洁;张晶 刊期: 2017- 11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