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病理特点、伴发疾病及治疗反应,以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37例PBC的临床资料及其中13例肝穿刺病理资料:抗线粒体抗体(AM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2亚型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①37例患者,发病年龄(50±10)岁。②症状:乏力20例(54.1%),瘙痒10例(27.0%),腹痛8例(21.6%),肝性脑病1例(2.7%);体征:肝大2......
作者:张烜;唐福林;李永哲;林进 刊期: 2001- 02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的预后与治疗
目的 对并发肾小管酸中毒的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86-1999年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的60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研究。结果 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肾损害中53例(88.3%)为Ⅰ型肾小管酸中毒,49例(92.4%)有低钾性麻痹、肾性尿崩、肾性骨病或肾组织钙化等不同的临床表现。11例(18.3%)发生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
作者:张卓莉;董怡;王燕 刊期: 2001- 02
-
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特征
目的 提高对幼年发病型脊柱关节病(JSpA)的认识。方法 分析190例JSpA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放射学资料,并对幼年发病关节炎的诊断、分类和鉴别进行讨论。结果 190例JSpA中,男性163例,女性27例,男女之比为6∶1,发病年龄3~16岁,平均(12±3)岁,8岁后发病175例,占92.1%;157例(82.6%)患者首先出现的是外周关节炎,23例(12.1%)以腰背痛为第一症状,病程中共有......
作者:张江林;黄烽 刊期: 2001- 02
-
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液中金属蛋白酶-2和-9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2和-9与骨关节炎实验室指标和膝关节X线分级的相关性,以了解两者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谱分析法研究血清和滑液中金属蛋白酶-2和-9的活性,同时检查有关实验室指标及膝关节X线。实验对象为3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对照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68例、强直性脊柱炎79例和反应性关节炎39例以及正常人14名。结果 在实验组和各关节炎对照组所有血清及滑液标本中金属蛋白酶-9和-2酶......
作者:管剑龙;韩星海;袁国华;丁玉珍 刊期: 2001- 02
-
Ⅱ型胶原蛋白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Ⅱ型胶原蛋白(C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影响及给药时间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完全福氏佐剂(CFA)致SD大鼠AA,分别于致关节炎之前2周、同时及之后2周开始给予不同剂量CⅡ灌胃,均持续3个月;分别观察大鼠AA的发生率及晚期致畸情况,并对继发病情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予CⅡ灌胃的SD大鼠,其AA的发病率及晚期致肢体畸形比例明显降低(58.9%~65.8%∶90.0%;30......
作者:冷南;朱平;王彦宏;韩捷;吴振彪;张惠琴;樊春梅;解慧 刊期: 2001- 02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γ/δ T细胞的表达作用及受体多态性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表达、作用及受体多态性。方法 ①检测正常对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各12例的外周血总γ/δ、Vγ1和Vγ9/Vδ2细胞的表达情况。②用γ/δT细胞特异性抗原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了解该细胞在SLE患者中功能情况。③用分子生物学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分析SLE患者γ/δTCR的δ链基因及其第3互补决定区(CDR3)长度的......
作者:张文;张乃峥;陈维政 刊期: 2001- 02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及骨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IL-1α和β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性和骨代谢的相关以及IL-1基因多态性与RA优势基因(motifgene)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检测了65例RA患者和60例非风湿病患者的IL-1等位基因分布。IL-1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PCR-RFLP方法,HLA-DR分型采用PCR-SSOP方法。Fisher′s检验及方差分析被用于基因频率和携带率及临床参数统计。结果 IL-1α的......
作者:张晓;Lindon Llamado;Iris Pillay;Patrical Price;Robert Will 刊期: 2001- 02
-
关节炎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铜蓝蛋白(CER)和α1-酸性糖蛋白(AAG)作为两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妊娠、恶性肿瘤及炎症等多种情况下,患者血清浓度均有所改变。本文旨在探讨关节炎患者血清CER和AAG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组:关节炎患者共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1~69岁,平均(33±14)岁。36例中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9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13例、瑞特......
作者:康日辉;叶德富;薛原;江金玉;郑铃;朱月永;芮红兵 刊期: 2001- 02
-
狼疮带试验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意义探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自身免疫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多样为特征的常见病,该病可导致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其中皮肤损害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然而大约有6%的SLE患者以肾损害为先出现或唯一的临床表现,以致于临床确诊较为困难[1]。一般认为抗核抗体(ANA)对诊断SLE有较大意义,而狼疮带试验(LBT)在诊断SLE中的价值仍有争议。本文旨在探讨LBT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
作者:叶任高;陈向大 刊期: 2001- 02
-
GSTμ基因缺失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活性氧自由基(ROS)损伤、自身抗体的形成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致病因素或加剧因子[1,2]。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代谢外来化学物质,特别是亲电子物质(ROS链锁反应产物)、药物的生物转化以及对抗脂质超氧化损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GST同工酶中的GSTμ基质特异性强[3]。然而,在群体检测中发现,大约只有50%的人有该酶的活性,另外50%的......
作者:姜红;王淑兰;罗钢;赵丽娟;孙贵范;吕秀强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年退稿原因分析
- 2 双醋瑞因治疗疼痛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 3 银屑病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
- 4 Th1/Th2失衡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研究
- 5 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兔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mRNA表达的影响
- 6 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肝损害一例
- 8 英夫利西单抗输注护理专家共识(2014版)
- 9 gld.apoE-/-C57BL/6小鼠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的研究
- 10 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中表达的研究
- 11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及进展
- 12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与银屑病关节炎
- 13 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颈髓损伤一例
- 14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基因谱系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 15 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在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中的临床意义
- 16 白细胞介素-33/ST2通路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 17 4-1BB/4-1BBL共刺激信号通路在T淋巴细胞活化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 18 自噬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中表达的检测
- 19 2001年及2002年风湿病重要学术会议
- 20 来氟米特干扰素-γ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单核/T细胞CCR5表达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