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年第10期文章
  • 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研究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1例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静脉血,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BMD.提取基因组DNA行PCR扩增出约1850bp的VDR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BsmI进行酶切,根据酶切后片段长度不同判定基因型,并统计分析基因型与......

    作者:李裕明;徐琳;陈璐璐 刊期: 2003- 10

  •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录和转录后的研究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滑液及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测定RA患者血清、滑液中VEGF蛋白水平;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Northernblot检测滑膜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以骨关节炎(OA)病人及因外伤截肢的正常人作对照.结果RA患者血清、滑液中......

    作者:刘巧红;滕云;沈凌汛;吴清敏;王慧 刊期: 2003- 10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和E-选择素,分析ICAM-1、E-选择素在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以了解黏附分子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活动期RA患者和15名正常人血清,17例患者服用甲氨蝶呤(MTX),13例服用阿克他利(ACT),连续半年.......

    作者:徐建华;徐胜前;张锐;帅宗文;王芬;刘爽 刊期: 2003- 10

  • 抗α-胞衬蛋白多肽抗体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α-胞衬蛋白是干燥综合征(SS)患者涎腺中的一种较特异的自身抗原.本研究利用合成的α-胞衬蛋白多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α-胞衬蛋白多肽抗体,以了解该多肽抗体在S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①固相法合成α-胞衬蛋白多肽;②以α-胞衬蛋白多肽作为包被抗原,应用ELISA分别检测原发性SS患者74例,继发性SS患者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

    作者:何菁;李晶;栗占国;陈巧林 刊期: 2003- 10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影响Hcy的因素和某些心血管因素的变化.方法测定27例SLE和31名正常对照的Hcy、维生素B12、叶酸、C反应蛋白(CR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水平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677位的多态性.结果①SLE组Hcy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显著性[SLE组(1......

    作者:徐晓(龙天);肖传实;李小峰;王来远 刊期: 2003- 10

  • 肠源性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与HLA-B27的相关性研究

    反应性关节炎(ReA)[包括赖特综合征(RS)]是一种继远离关节部位的感染之后发生的急性、无菌性、炎性关节病,关节炎多在继肠道、泌尿生殖道或呼吸道感染后1个月内发生.ReA(RS)属脊柱关节病范畴,与HLA-B27密切相关[1,2].尽管RS更早被认识,但目前的研究和认识表明RS是一型具有特殊关节外表现的ReA.ReA(RS)的关节炎往往发病急剧,关节疼痛肿胀严重,临床中常被作为感染性关节炎而误诊......

    作者:张江林;张旗;黄烽 刊期: 2003- 10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抗Sa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致畸性疾病,3年内70%的患者出现骨关节影像学改变,早期诊断早期给予缓解病情药可以减少骨关节破坏并改善预后.自从1964年发现抗核周因子(APF)是RA的特异性抗体后,又陆续发现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纤聚蛋白抗体(AFA)以及抗Sa抗体[1,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3](抗CCP抗体).有资料表明,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37%......

    作者:魏华;李小峰;胡学芳;许珂;杨晓云 刊期: 2003- 10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类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质中溶酶体酶发生反应的自身抗体.近年来国际上在血管炎研究领域颇有报道,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相对较少,且并不一致[1-5].因此,我们采用生物薄片技术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6例SLE患者血清的ANCA荧光模型及其靶抗原进行了检测,并以此就......

    作者:岑东;罗建平;朱建锋;陈哲;金敏威;裴仁治 刊期: 2003- 10

  • 关节软骨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其自愈能力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近些年研究表明,基因治疗可能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基因治疗是指将核酸分子导入细胞乃至体内,使其在体内表达,从而改变疾病进程.基因治疗的内容主要包括:目的基因和靶细胞的选择,基因导入的方法和载体的选择.本文从基因治疗的内容出发,阐述其对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基因治疗在关节软骨......

    作者:王吉兴;姚军 刊期: 2003- 10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多脏器梗死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并急性心肌梗死国内外已有报道[1],但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未见报道.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SLE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及多发性脑梗死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明芬;任潞雪;毕丹青;田正林 刊期: 200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