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桥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PN)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实验指标、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探讨血清OPN在SLE中的意义及SLE的发病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8例SLE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中OPN的水平,并监测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其与OPN的相关性.结果68例SLE患者中79%血清OPN阳性,20名正常对照组0PN均阴性,SLE组患者血清OPN阳性......
作者:龚颖;钟清;谯林 刊期: 2008- 04
-
阻断4-1BB/4-1BBL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4-1BB/4-1BBL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T淋巴细胞增殖与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体外培养的30例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应用抗4-1BB单抗阻断前后T淋巴细胞增殖及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分泌水平,以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结果①SL......
作者:张榕;王晓非;赵丽娟;肖卫国;姜奕 刊期: 2008- 04
-
雌二醇调控新西兰黑鼠×白鼠子一代雌鼠的骨髓树突状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雌二醇(E2)对发病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鼠--新西兰黑鼠×新西兰白鼠子一代(NZB/wF1)雌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的作用,探索雌激素参与SLE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在重组小鼠粒细胞-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白细胞介素-4(rmlL-4)、E2和雌激素受体(ER)调节剂--他莫昔芬(TAM)的作用下培养7d诱导分化为未成熟DC,脂多糖......
作者:姜波;孙凌云;王红 刊期: 2008- 04
-
人白细胞介素-1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兔滑膜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高效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家兔滑膜细胞(RSCs)中表达.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总RNA作为模板,根据基因库(NM000572)中hIL-10全长开放读框设计特异性引物,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扩增hIL-10mRNA全长开放读框,扩增产物定向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A,并对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的扩增产......
作者:王吉波;吕振华;刘国平;刘相萍;王燕鸣;杨堃;于广杰;梁宏达 刊期: 2008-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脏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骨桥蛋白(OPN)的水平,分析其与SLE活动性及脏器损害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8例SLE患者和36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浆中的OPN水平.记录采血时患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实验室指标等.结果SLE患者OPN血浆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2.0)ng/ml与(1.6±0.7)ng/ml,P<0......
作者:李兴锐;徐建华;周小妹 刊期: 2008- 04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和滑膜骨桥蛋白的测定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变化及在滑膜的表达,探讨OPN在RA患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91例RA患者以及29名正常对照人群临床资料和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OPN在RA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分析其变化和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收集7例RA患者和1名正常对照的滑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OP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
作者:刘琼;钱龙;李向培;汪国生;邹尔斌;张宏;王玮 刊期: 2008- 04
-
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抗血管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清中的检出情况,探讨AECA与CTD相关PAH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免疫印迹法检测39例CTD相关PAH患者、22例CTD不伴PAH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血清中的AECA.结果CTD相关PAH患者血清AECA检出率为8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P<0.05);与CTD组(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
作者:艾军;李梦涛;田庄;方全;郑文洁;曾学军;何建国;曾小峰 刊期: 2008- 04
-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肥大性骨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肥大性骨病,对其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疾病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男性,无家族史,发病年龄16岁;有杵状指(趾)、皮肤增厚、关节肿胀和多汗,X线示骨皮质增厚、骨膜增生,符合肥厚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应用少量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关节肿胀症状很快缓解.结论青少年男性出现杵状指(趾)、皮肤增生等表现,应及时......
作者:林雪;马丽;艾脉兴;吴东海 刊期: 2008- 04
-
神经颗粒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神经颗粒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状态.方法对比分析SLEPBMCs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文库的高表达标签,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表达的神经颗粒素在SLE患者PBMC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比分析SLEPBMCs和正常人各类淋巴细胞SAGE文库显示:神经颗粒素标签仅异位高表达于SLE患者......
作者:李守新;江薇;熊阳春;王晓慧;李烨;沈寿引;雷小妹;何培根 刊期: 2008- 04
-
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前瞻性临床研究初探
目的评价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是长期应用后眼的安全性.方法对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研究;每天服用羟氯喹400mg;每3个月以VAS方法记录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等主观症状,同时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唾液流率、滤纸试验,并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和眼底情况,数据应用SAS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结......
作者:史群;赵岩;李玲;王兆文;董怡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早期预测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价值
- 2 类风湿关节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 3 误诊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T细胞恶性淋巴瘤一例
- 4 含LacZ报告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在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中表达的实验观察
- 5 类风湿关节炎22例死亡原因分析及文献复习
- 6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死亡病例分析
- 7 近2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死因构成回顾性研究
- 8 儿童风湿性疾病561例回顾性分析
- 9 皮肌炎肺损害31例临床分析
- 10 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五届年会会议纪要
- 11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1趋化因子CXC配体1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作用
- 12 血清趋化因子-4检测对系统性硬化病并发肺间质病变的诊断价值
- 13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藤黄微球菌关节炎一例
- 1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恶性抗磷脂综合征二例
- 15 临床研究方法学(三)]:因果关系的推导及一些相关的概念
- 16 胸主动脉破损并巨大血肿形成的大动脉炎一例
- 17 2016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18 抗细胞膜DN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价值的临床应用研究
- 19 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芯片研究
- 20 成人斯蒂尔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