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抗内皮素A型受体抗体在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中的致病性
目的探讨抗内皮素A型受体抗体(ENRA-Ab)作为新的生物标记物在SLE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中的临床意义,揭示其在SLE-PAH中可能的免疫致病性.方法筛选合成内皮素A型受体的表位肽段,建立基于抗原肽的ELISA方法检测SLE-PAH组和对照组血清中的ENRA-Ab;分析该抗体与SLE-PAH的临床相关性.多抗ENRA-AbIgG于体外不同条件下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SMC)、内皮细胞,......
作者:赵江峰;郭丽;陈怡;潘曙明;叶霜 刊期: 2015- 03
-
微小RNA-155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了解RA患者PBMCs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miR),探讨RA患者PBMCs中miR-155表达与RA的相关性,并了解炎症因子对miR-155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①提取RA患者及健康对照各5例PBMCs总RNA.通过微阵列芯片技术分析miRNAs表达谱.②在芯片检测结果基础上,选择与免疫调节功能密切相关的miR-155,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26例RA患者和23名......
作者:于萍;龙丽;史晋霞;李茹;刘栩;崔刘福;张学武 刊期: 2015- 03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调节Th17/调节性T细胞平衡延缓MRL/lpr鼠狼疮进展
目的探讨脐带MSCs移植对MRL/lpr鼠狼疮发病是否有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14只10周龄的雌性MRL/lpr小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脐带MSC组每只尾静脉注射1×106脐带MSCs,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的PBS;每4周Bradford法检测尿蛋白;28周龄时处死小鼠,ELISA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及IL-17,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及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采用t检验及Pears......
作者:张卓亚;孔玮;陈纬纬;姚根宏;冯学兵;孙凌云 刊期: 2015- 03
-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前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和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的变化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SpA)患者血清IL-23水平和骶髂关节MRI评分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初治64例axialSpA患者,分为rhTNFR:Fc治疗组和普通药物组,每组32例,同时选取30名健康对照者.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IL-23水平变化,同时用加拿大脊柱关节病研究协会(SPARCC)评分系统对骶髂关节......
作者:苏培培;米存东;赵铖;陈战瑞;覃芳 刊期: 2015- 03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脊髓炎六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SLE合并不同类型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LE合并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和纵向性脊髓炎各3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并复习文献.结果6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20~52岁,平均(38±12)岁;SLE病程为1个月至5年,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下肢乏力,3例纵向性脊髓炎中2例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脊髓核磁共振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胸......
作者:杨文浩;崔刘福;舒荣;王守红;宋海澄;韩依轩;于萍;王健;王洁蕊 刊期: 2015- 03
-
微小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主要以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以及后期软骨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点.RA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生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短单链非编码RNA分子(19~23核苷酸),其主要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目前在人类基因组中已发现至少有1000种miRNAs,约占整个基因组的0.0001%,参与......
作者:吴歆;吕颖;徐沪济 刊期: 2015- 03
-
东亚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正常血尿酸水平的维持取决于嘌呤的吸收、合成和分解、排泄的动态平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造成高尿酸血症.血液中98%的尿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人体在37℃、pH7.4的生理条件下,血液中尿酸盐大饱和度约为70mg/L,一旦人体内血清尿酸盐浓度超过此值即可能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10%~25%的痛风患者有阳性家......
作者:华敏慧;谈文峰;张缪佳 刊期: 2015- 03
-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参与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的形成
中性粒细胞在固有免疫应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炎症部位被激活并发挥着分泌细胞因子、脱颗粒及吞噬作用.过去一直认为中性粒细胞杀灭病原体主要是通过其吞噬作用,然而Brinkmann等[1]在2004年提出了中性粒细胞杀灭病原体一个新的机制,通过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s,NETs)的胞外方式.在粒细胞中高度表达的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eptidylar......
作者:陈本露;钱龙 刊期: 2015- 03
-
幼年脊柱关节炎合并颞下颌关节受累二例
例1女,15岁.因足左趾肿痛1年余,足跟痛伴张口疼痛2周于2012年12月17日入院.查体:左足第1、2和5趾呈腊肠趾样,双侧足跟及足底筋膜压痛(+),右手第3掌指关节肿胀伴压痛,双侧骶髂关节压痛(-),腰椎活动无受限,双侧颞下颌关节(TMJ)压痛(+),张口受限(垂直张口度30mm).外周血血红蛋白113g/L,白细胞8.24×109/L,中性粒细胞0.5,血小板307×109/L,ESR52m......
作者:李崇巍;刘力;胡坚;李芳芳 刊期: 2015- 03
-
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在原发性痛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G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74例GA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GA急性期(AGA,158例),GA非急性期(NAGA,116例),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GA组和健康对照组(112名)PBMCsELOVL6基因转录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收集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Pearson......
作者:蒲梦君;谢文光;青玉凤;邢艳;潘舒月;张梦云;党万太;李玲琴;周畅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纪要
- 2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炎性体在痛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 4 趋化因子CXCL16/CXCR6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 5 狼疮性膀胱伴狼疮脑病一例
- 6 艾拉莫德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影响
- 7 rs16890979(C>T)多态性与四川省川北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痛风的相关性研究
- 8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发病机制的探讨
- 9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及意义的探讨
- 10 生物制剂在狼疮肾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1 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效率的荟萃分析
- 12 狼疮肾炎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平衡状况的研究
- 13 胸主动脉破损并巨大血肿形成的大动脉炎一例
- 14 内蒙籍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关节胃肠道肾脏受累与HLA-DQA1的相关性
- 1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涎腺病理:前景和陷阱
-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一例
- 17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在干燥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
-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膀胱炎及尿路梗阻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 中国风湿科医生对肌肉骨骼超声的应用认知及需求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