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水分子通道蛋白-5在干燥综合征唇腺中的异常表达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患者唇腺中水分子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收集50例SS和20例对照组(非结缔组织病患者13例和无SS的结缔组织病患者7例)的唇腺活检标本.①提取唇腺组织中的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共扩增AQP5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
作者:李菁;赵岩;唐福林;杜德顺 刊期: 2005- 08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磷脂酶A2 5-脂氧化酶和白三烯C4合成酶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磷脂酶A2(cPLA2)、5-脂氧化酶(5-LO)和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多形核粒细胞(PMNs)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8例活动期SLE患者和25名正常人PMNs中cPLA2、5-LO和LTC4-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PLA2、5-LO和LTC4......
作者:徐祖森;梁源 刊期: 2005- 08
-
成年发病狼疮鼠的T细胞受体Vβ基因测序分析
目的分析MRL/lpr和(NZB×NZW)F1两种狼疮鼠成年发病时,广泛浸润于多脏器的T细胞克隆T细胞受体(TCR)Vβ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基序特点,揭示该T细胞克隆的抗原特异性.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不同成年发病狼疮鼠个体的肾脏、大脑中的TCRVβ6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克隆和DNA测序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鉴定广泛浸润的T细胞克隆TCRVβ6基因编码的氨......
作者:周广宇;藤尾圭志;俞戎;山本一彦 刊期: 2005- 08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 CD8+T细胞caspase-3及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的表达
目的探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caspase-3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对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10名正常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进行分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CD4+、CD8+T淋巴细胞caspase-3及TRAIL受体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TRAIL-R3及TRAIL-R4......
作者:游弋;郝飞;邓永键 刊期: 2005- 08
-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尿酸钠晶体诱导炎症的防治作用
目的通过尿酸钠(MSU)晶体诱导的炎症动物模型,探讨炎性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规律及其激动剂吡格列酮防治痛风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相应部位注射MSU晶体制作大鼠急性腹膜炎和小鼠皮下气腔炎症模型.在大鼠腹膜炎实验中,以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检测PPARγ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腹腔巨噬细胞的表达规律,检测炎症......
作者:黄火高;韩星海;韩春光;袁广胜;胡明;刘永学 刊期: 2005- 08
-
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ⅠCTP)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RA活动期、25例RA缓解稳定期及52名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ⅠCTP的浓度,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在80例RA患者血清中ⅠCTP的浓度与RF、CRP均成正相关(r=0.407、0.534,P<0.01......
作者:乐爱平;赵旭兰;张经宇 刊期: 2005- 08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核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37例SLE结核感染住院患者和65例随机抽取的SLE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的资料.结果在37例SLE结核感染患者中,肺结核13例(35%),肺结核合并其他部位结核者7例,肺外结核17例.与对照组相比,结核感染组的日平均激素的剂量和细胞毒药物使用较高,在两组......
作者:杨程德;王晓栋;叶霜;张巍;胡大伟;王元;鲍春德;顾越英 刊期: 2005- 08
-
类风湿关节炎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探讨与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估计各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度.方法应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RA患者及对照各165例,收集的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既往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饮茶等生活习惯和嗜好、居住和工作环境,以及女性月经史、生育史.对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RA危险性增加有关的因素有阳性家族史、未受过......
作者:周惠琼;李东民;赵孟君;陈仁涉;鲍利明;吴伟;吴东海 刊期: 2005- 08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1].SLE病因迄今未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2].反转录病毒,尤其是近几年特别关注的人类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umanendogenousretroviruses,HERVs)被认为可能是SLE发病中重要的病因之一[3,4].......
作者:戴巧定;任跃忠;徐荣臻;宋欣伟 刊期: 2005- 08
-
基因微阵列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异质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全世界患病率达1%[1].R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和环境有关[2],其致炎过程极为复杂,是由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等参与的复杂的免疫调节网络,是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3,4].尽管人们已经检测到了许多表达变化的基因,但由于RA的遗传多样......
作者:王芳;宋蕾;张海地 刊期: 2005- 08
动态资讯
- 1 血清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 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71例的前瞻性研究和长期随访
- 3 肺高分辨率CT评分对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分析
- 4 超声技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随访中的重要手段
-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多ADP-核糖聚合酶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 6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残疾及功能受限情况的调查
- 7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八例临床特征分析
- 8 胎盘蛋白14抑制B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9 干燥综合征合并B细胞淋巴瘤一例
- 10 成人周期性发热 阿弗他口炎 咽炎 颈淋巴结炎三例
- 11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录和转录后的研究
-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细胞脂筏及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初探
- 13 第16例--发热、皮下结节、肝损害
- 14 lncRNA对免疫细胞及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研究进展
- 15 人表皮聚角蛋白微丝蛋白的提取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 16 风湿性疾病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九例临床分析
- 17 神经精神狼疮的神经影像学诊断新进展
- 18 类风湿关节炎的目标治疗及建议
- 19 雌二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
- 20 中国内蒙古武川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髌股关节炎发病率及性别年龄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