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年第4期文章
  • 加强学科的内涵外延建设是中国风湿免疫专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到,自198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正式成立以来,中国的风湿免疫专业已经走过了25年的历程.25年来,经过无数风湿病前辈及同仁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风湿病诊治及研究不但初具规模,而且正在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并已有部分领域与国际同步.作为我国临床内科学系中年轻的学科之一,历经25年蓬勃发展的风湿免疫学科如今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且特色突出的朝阳学科.然而,风湿病学科/专业在我国毕竟......

    作者:朱平 刊期: 2011- 04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贝利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慢性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平衡紊乱,T细胞数量和功能缺陷、自身反应性B细胞过度激活、自身抗体和炎性介质大量产生和释放,终摧毁多个靶器官.目前用于SLE的标准疗法虽能有效控制多数患者的症状,但却带来不良反应包括肥胖、白内障、骨质疏松、高血压和糖尿病等.2011......

    作者:石坚;刘湘源 刊期: 2011-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常受累及,但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AA)则较为罕见,临床称之为SLE相关性AA(SLEAAA).到目前为止,国内仅有相关个案报道.我科收治1例SLEAAA,现报告并结合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王涛;李志军;陈琳洁;范晓云 刊期: 2011- 04

  •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评估体系解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临床表现多样:既可有单纯的皮肤黏膜损伤,又可合并肾脏等重要脏器损伤;严重程度不一:既可是轻微隐匿的,也可是严重而致命的;同时SLE病情有自发缓解和加重的波动过程.导致SLE表型复杂的原因不仅与疾病本身相关,还会受到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张上珠;李梦涛;张文;曾小峰 刊期: 2011- 04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1概述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可侵犯肾脏、皮肤和肺等脏器的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小静脉.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因其主要累及包括静脉在内的小血管,故现多称为MPA.1990年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血管炎的分类标准并未将MPA单独列出,因此既往MPA大多归属于结节性多动脉炎,极少数归......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 04

  • 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治疗指南

    1概述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变硬和增厚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女性多见,多数发病年龄在30~50岁.根据患者皮肤受累的情况将SSc分为5种亚型:①局限性皮肤型SSc(limitedcutaneousSSc):皮肤增厚限于肘(膝)的远端,但可累及面部、颈部.②CREST综合征(CRESTsyndrome):局限性皮肤型SSc的一个亚型,表现为钙质沉着(......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 04

  •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子

    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治疗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的疗效已获得了证实.需要指出的是,尽管TNF抑制剂对大多数RA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但同时也应看到,TNF抑制剂在部分RA患者中并未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亟需获得TNF抑制剂的疗效预测因子,以便尽早甄别出可获益于TNF抑制剂治疗的RA患者,从而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个体化治疗对于及时和有效阻断RA的疾病进展而言,具有重要的......

    作者: 刊期: 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