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丝氨酸蛋白酶3及蛋白酶活化受体-2激动剂对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树突状细胞样单核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索丝氨酸蛋白酶3(PR3)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样单核细胞-CD14+CD16high单核细胞的蛋白酶活化受体(PAR)-2表达、成熟及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和韦格纳肉芽肿病(W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以脂多糖、PR3、胰蛋白酶、PAR-2激动肽(PAR-2-AP)、脂多糖+PR3、脂多糖+胰蛋白酶在体外刺激PBMC24h;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
作者:姜波;华冰珠;孙凌云 刊期: 2011- 05
-
风湿病学科发展之路和思考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于1990年成立,建科伊始专科医务人员少,业务开展较困难,经过多年艰辛的努力,科室的建设得以迅速发展和壮大.1995年由科室牵头成立了山西医学会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成立了山西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至今省内风湿专科医师已达300余人,标志着山西省风湿学科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作者:李小峰 刊期: 2011- 05
-
利妥昔单抗抑制Th17细胞的反应性
VandeVeerdonk等学者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后Th17细胞的反应性降低(ArthritisRheum,2011,3).该研究纳入了12例活动期RA患者,应用微阵列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患者基线和利妥昔单抗治疗3个月后滑膜组织中RORγt、白细胞介素(IL)-22、Th17细胞的含量.......
作者:牛红青;董海原 刊期: 2011- 05
-
白塞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1概述白塞病(Behcet'sdisease,BD)又称贝赫切特病、口一眼一生殖器三联征等.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 05
-
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是以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伴有发热、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等全身反应的一种综合征.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岁以下发病少见,随年龄增长发病渐增多,女性较男性多2~2.5倍.国外报道PMR发病率为(20.4~53.7)/10万.7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112.2/10万,我国虽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临床并不......
作者: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刊期: 2011- 05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转换
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可显著改善症状和体征,并可有效延缓关节结构破坏和残疾.然而,某些RA患者在开始第1种TNF抑制剂治疗后,并未获得预期的疗效,或者因耐受性不佳而停用该TNF抑制剂;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调整患者的后续治疗?这是近年来在RA治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作者: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不同血清型的临床特点分析
- 2 单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及联合甲氨蝶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关节骨破坏影响的实验研究
- 3 白细胞介素-23刺激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对人破骨样细胞形成的研究
- 4 第35例--发热四肢肌无力颌下淋巴结肿大
-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妊娠转归与相关因素分析
- 6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研究
- 7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损害
- 8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mRNA在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 9 血浆可溶型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 10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和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的研究
- 11 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一例
- 12 2008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学术动态
-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 14 近25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死因构成回顾性研究
- 15 骨桥蛋白介导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 16 阿达木单抗联合甲氨蝶呤长期控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的研究进展
- 17 CD8+调节性T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
- 18 Wnt信号通路与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四次会议纪要
- 20 滑膜炎对兔膝实验性骨关节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