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48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217/R
邮发代号: 22-15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1998年,《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社被共青团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480
- 国内刊号:14-1217/R
- 出版周期:月刊
-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对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诊断价值的再研究
目的比较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TSPOT)与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试验对风湿病患者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0例明确诊断的风湿病患者进行LTBI的筛查.包括询问病史、胸部X线片、PPD试验及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血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检测,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联合分析.结果TSPOT检测阳性率24.1%,PPD试验阳性率为39.4......
作者:裘昊旻;张舒;薛愉;张文宏;姜亭;白凤敏;何东仪;邹和建 刊期: 2010- 05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无菌性骨坏死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无菌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14篇关于SLE并发无菌性骨坏死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运用ReviewManager4.2进行一致性检验及合并比值比(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的计算.结果SLE合并无菌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分别是:雷诺现象2.43(1.12~5.29),口腔溃疡2.33(1.......
作者:李桂叶;赵孟君;马丽;王国春;吴东海 刊期: 2010- 05
-
抗缪勒管激素在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及与抗卵巢细胞抗体的关系
目的研究抗缪勒管激素(AMH)在初治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AMH与抗卵巢细胞抗体(AOAB)的关系.方法选取84例女性初治SLE患者血清及同年龄范围的健康女性血清9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AMH及AOAB水平.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初治女性SLE患者血清中AMH平均水平[(3.2±1.5)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作者:李艳梅;赵义;慈春增;栗占国 刊期: 2010- 05
-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预测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门诊和病房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46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性别、病程、雷诺现象、皮肤受累程度、胃食管反流、肾损害、硬皮病肾危象、心脏损害等情况,检测其血清中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抗RNP抗体,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检测其肺动脉压,应用影像学方法检测其是否具有间质性肺炎,使用Cox回归方法分析患者......
作者:姚中强;栗占国;于孟学;刘湘源 刊期: 2010- 05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及其靶抗原研究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结缔组织病(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的阳性率,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试验组选取68例CTD相关PAH患者,对照组为12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61例CTD无PAH的患者、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20名健康人.提取EA.hy926内皮细胞株的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以上各组患者血清中AECA阳性率,采用X2检验确定特异性的条带......
作者:尹雷;李梦涛;田庄;郑文洁;方全;何建国;曾小峰 刊期: 2010- 05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实验室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6-2008年住院的15例pSS-ILD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8例pSS无ILD进行比较.其中8例pSS-ILD有随访,观察治疗后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变化情况.结果①pSS-ILD的发病年龄[(57±11)岁]比pSS无ILD[(43±11)岁]晚(P......
作者:雷玲;赵铖;米存东;钟小宁 刊期: 2010- 05
-
甲磺酸伊马替尼:一种潜在的抗纤维化药物
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mesylate,STI571,格列卫(R))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2002年批准上市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2006年批准上市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几年之中,它在抗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被列入抗白血病一线药物之中......
作者:严青然;鲍春德 刊期: 2010- 05
-
NALPs及其信号调节通路在痛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NALPs(NACHT-LRR-PYD-containingproteins)是一个近年在炎症反应中出现的胞质蛋白家族,作为NOD样受体(NOD-likereceptors,NLRs)家族中的亚族之一,同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一样,是固有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一类重要感受器,广泛参与病原体上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sociatedmolec......
作者:杨其彬;周京国 刊期: 2010- 05
-
辅助性T17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辅助性T(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22、IL-23和IL-27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5例SLE患者及32名健康人血浆IL-17、IL-22、IL-23和IL-27水平,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疾病活动和临床特征的关系.2组资料的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
作者:程昉;徐沪济;严定安;汤建平 刊期: 2010- 05
-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目的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基因4-94位点(PADI4-94)和4-104位点(PADI4-10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方法鉴定116例RA患者和100名健康体检者基因及基因型,计算其频率,用X2检验统计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RA外周血抗PADl4抗体及PADI4蛋白水平.结果......
作者:史恒星;钱龙;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张宏 刊期: 2010- 05
动态资讯
- 1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细胞介素-21CXCL13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 2 生活质量评价在类风湿关节炎及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3 雷公藤多甙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凋亡
- 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B病毒感染状态与Ⅰ型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5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比较
- 6 白塞病导致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反复瓣周漏一例
- 7 2015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 8 T细胞代谢异常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影响
- 9 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诱发因素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羟氯喹血药浓度及安全性研究
- 11 Mi-2抗原的制备抗Mi-2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 12 FCGR2A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研究
- 13 我国南方腰痛和膝痛患病率低于北方:汕头COPCORD研究报告
- 14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前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和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的变化
- 15 基因微阵列技术和炎症性关节炎
- 16 带膜支架治疗白塞病股动脉瘤一例
- 17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 18 应重视风湿病眼部受累的临床研究
- 19 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 上下台阶策略在解决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减药停药的有效方法初探